年内奇信股份、ST中捷12家公司被立案调查 股价大跌高管离职
炒股就看,年内权威,奇信专业,股份股价高管及时,中捷全面,司被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立案离职
年内12家公司被立案调查 股价大跌高管离职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今年以来,调查大跌监管层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的年内行为依然严厉。根据统计,奇信截至19日,股份股价高管年内有12家公司被立案调查,中捷而去年同期仅7家,司被同比增长逾七成。立案离职从立案调查的调查大跌原因来看,均为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年内
4月18日晚间,突发公告称,公司股票20日复牌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的股票简称为ST奇信,日涨跌幅限制为5%。在此之前的3月31日,奇信股份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奇信股份被立案或与原实际控制人关联人占用非经营性资金有关。去年底,公司称,通过自查发现,公司于去年1月1日向达欣公司转账了8000万元及5087.5万元两笔款项,合计13087.5万元。然而,奇信股份未与达欣公司签订商务合同,也未发生实质性商务经济往来,且未经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决策审批和内部签字审批流程。
根据记者梳理,被立案调查的公司大多业绩不佳,其中不乏ST公司和退市个股,包括、、、、等,奇信股份去年巨亏9亿至13.5亿元。
从股价表现来看,被立案调查的公司均大跌。如今年重挫逾16%,大跌逾22%,ST中捷大跌逾26%,均明显跑输大盘。
部分公司被立案调查与发行债券有关。巴安水务及副董事长张某霖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被立案之前,巴安水务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警示函》。警示函指出,经查,巴安水务作为公司债券发行人存在多个问题,一是募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二是未及时披露可能影响偿债能力的重大事项,三是相关年度定期报告披露的信息不准确。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的前后,还会出现高管离职的现象,有的公司高管甚至集体辞职。
今年3月17日,退市新亿公告称,董事会收到公司董事长陈丽红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陈丽红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董事长(代)职务。2月21日,公司董事韩双印因自身原因辞职;去年12月15日,独立董事刘川、毛广伦也因自身原因辞职。此外,副总经理兼董秘李小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金字火腿宣布副总裁王启辉辞职等。
对此,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监管层对于证券违法违规行为一直保持“零容忍”的态度,部分公司一旦被立案调查股价将受较大的冲击,投资者对此应保持警惕,远离垃圾股、问题股。
上海一位证券维权律师分析称,“上市公司一旦被立案调查,一方面自身的再融资、重组等将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投资者可以借此进行索赔。依据新实施的虚假陈述相关司法解释,投资者不需要等待监管层行政处罚或者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理论上可以在证监会立案调查后提起证券诉讼。”
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探索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路径,要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坚决推动市场出清。
审读:喻方华
(责任编辑:焦点)
- 欧央行高官放鹰:12月将继续“强劲”加息 第三次75基点要来了吗?
- 整理收纳师能走多远?行业培训尚需规范 发展空间仍待挖掘
- 国常会连续两周重磅定调 降准时点临近了?
- 券商人气龙头中银证券遭利空突袭:近两个月股价最高涨超5成 多位股东轮番减持为哪般?
- 中通快递第三季度营收89.449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65.1%
-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我国降准、降息空间仍存
- 贸易快报| 一季度中国—东盟货物贸易情况
- 澳媒警告:试图排除中国的美国印太框架是不现实的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
- 曾宝宝“切”了白武士,花样年的拐点靠什么支撑?
- 美媒:纽约地铁枪击案嫌疑人已被拘留
- 北京:谨慎购买疫情高发国家及地区的商品
- “众叛亲离”后,他成了江西首富,身家325亿
- 港人移民英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