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救不了魅族售后,手机维修配件长期缺货,8年铁粉扎心了
来源:时代财经
文/王婷
手机坏了需要换配件,吉利救售后客服却说缺货,收购售后手机不知道要等到何时。魅族近期,维修多名魅族用户反应手机屏幕、配件主板因缺货得不到维修,长期耽误生活、缺货工作,年铁客服甚至表示须加钱另购新机。粉扎
时代财经观察到,吉利救由于寄修、收购售后手机拒保等问题,魅族魅族手机售后一直饱受诟病。维修近两年来,配件受供应链影响,长期魅族手机配件缺货问题尤其突出,导致消费者维修困难。
“售后缺配件很扎铁粉的心。”山东人钱恒是魅族手机8年铁粉,去年,他的魅族16T需要更换尾插小板,售后拿到手一个半月还没换好,原因是缺货。
他把手机寄到魅族珠海总部维修,自己用备用手机,到最后实在等不下去了,只能自己买了二手尾插小板。今年7月,魅族16T屏幕总成出问题,客服的答复也是缺料,他只能买新手机。
钱恒吐槽道,魅族售后对旧机型用户很不友好,不仅是缺配件,还会被系统更新“忽略”,如果是新机型,很少会有这些问题,配件也会比较充裕。
“实力不够雄厚,无法像友商一样去囤积去年或前年的手机配件,为了新机的开发,不得不舍弃一些老机型。”对魅族,钱恒是怒其不争,哀叹其从手机界“黄埔军校”沦落至此。
魅族18 Pro用户小杨表示,今年7月,手机主板出现故障,她寄给魅族维修,被以缺货为由拖延多日,之后到消费投诉平台发贴,魅族才答复说有主板了、维修好了。她的魅族18 Pro是魅族2021年发布的新机,并不是老机型。
“等待也可以,至少给出个期限吧,一直让等待算什么意思。”在小红书、抖音、黑猫投诉等平台上,也有大量魅族用户吐槽配件缺货问题,主要涉及屏幕、主板等,有的还被告知配件早已断供。
今年6月底,官宣将被吉利收购后,魅族推出产品焕新计划为用户免费换电池,到7月下旬就公开道歉,表示因电池停产、库存储量等原因,无法为第一批机型的所有登记魅友更换电池。
魅族为无法兑现服务道歉 图源:魅族官方微博截图时代财经以魅族17 Pro屏幕损坏为由咨询深圳市一家魅族专卖店,对方表示,可以换屏幕,但价格比较高,需要1030元,而且还缺货。
魅族对手机产品有一年免费保修服务,魅族17系列是2020年上市的。前述专卖店客服表示,即便是在保修期内,人为造成的屏幕线条、漏液等问题也是不予保修的。
“前段时间确实存在缺料的情况,也无法承诺客户具体的维修时间。“时代财经采访魅族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之前疫情反复,不单单是魅族受到影响,整个行业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现在疫情形势相对平稳,供应也没问题了。
另据魅族线上客服所述,2015年及之前上市的魅族手机因停产时间较长已停止维修。
手机行业资深从业者范星透露,从去年开始,手机上下游供应链受疫情影响,导致一些用于售后的配件比较紧缺,而由于产能有限,屏幕尤其紧缺。
去年暑期,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全球芯片荒让三星、台积电产能爆满,OLED芯片短缺迹象即将浮现,而魅族17系列、魅族18系列用的都是三星OLED屏幕。
资深产业观察家梁振鹏对时代财经表示,相较而言,二三线手机品牌、山寨手机品牌更容易出现配件缺货情况,无法支撑后续维修,尤其是过了一年质保期之后,因为相应规格的零部件、屏幕、主板等元器件已经停产。
他还提到,手机厂商库存高企和配件缺货是两种情况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即新款手机销售惨淡,一两年前或者更久之前的旧款手机元器件缺货。
通信业观察家项立刚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分析这个问题,他认为,现阶段手机配件缺货是正常的,受疫情影响,手机厂商出现库存积压,配件厂商也会因此调整生产规模,导致配件无法满足需求,等市场行情转暖,配件缺货问题会逐渐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魅蓝note电信版还曾因为供应链物流方面的变数推迟发售,对于已在官网全款预订魅蓝note电信版的消费者,魅族接受全额退款。
(文中钱恒、小杨、范星均为化名)
- ·凯丰投资吴星:在跨市场策略上,国内资产优于海外,有色金属投资逻辑各不同……
- ·上市后年度首亏 富满微:预计2022年度净利润亏损1.6亿-1.9亿元
- ·特斯拉明年最多投资90亿美元:量产4680电池和Semi电动卡车
- ·春节黄金周成色几何 七天消费战报大调查
- ·经济日报:科学布局算力产业
- ·方大特钢获评中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AA企业
- ·以严格的认证制度遏制“垃圾留学”
- ·2023年度北京市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明日截止
- ·金融发力!多家银行密集向房企开出千亿规模授信额度
- ·中信证券: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地方性生育补贴政策有望增多
- ·险企走马换帅!兔年开工3位董事长履新,2022年百余公司上千名高管上任
- ·联合国最新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9%
- ·“白酒系”银行再扩容,茅台五粮液们在下什么棋?
- ·不求稳了?基民大幅抛售低风险基金,加仓\
- ·蓝色星际沾上了千亿大案
-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带来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