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全员降薪应对经营压力 基本工资管理层发50%,普通员工发70%
来源:经观汽车
摘要:2022年,威马新势力车企普遍遭遇新车交付受阻、汽车全股价大跌的降薪经营基本压力。
记者 | 濮振宇
实习生 | 张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应对压力员工威马汽车还未走出“创始人年薪12亿”的工资管理外界质疑风波,又因全员降薪陷入新的普通舆论旋涡。
11月21日,威马一封名为威马汽车内部沟通信的汽车全信件图片在网上流出。在信中,降薪经营基本威马汽车CEO沈晖宣布,应对压力员工为了应对资金压力,工资管理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50%,普通普通员工降薪30%,威马并停发14薪年终奖;同时对公司整体运营费用进行精简,汽车全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降薪经营基本
11月22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威马汽车方面获知,上述全员降薪事项属实,但对方目前不方便对此做更多回复。
对于降薪原因,沈晖在信中解释称,公司受到上海、北京、成都等地严重疫情的影响,也面临供应链的巨大挑战,原材料成本急剧上涨,供货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生产经营,因此做出了降薪、调整发薪日、留任奖金(第14薪)及年终奖以及暂停发放购车补贴的决定。
这已经不是威马汽车第一次传出降薪的消息。早在2020年3月,有自称威马汽车员工的网民在社交平台上爆料,公司召开线上电话会议向员工讨论年终奖发放事宜,公司人事部门通知全体员工取消年终奖,13薪也延长至当年6月发放。针对取消年终奖的理由,公司人事部门给出的解释是“去年KPI不达标”。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是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之一,该公司曾与蔚来、小鹏齐名,一度处于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2018年,威马汽车交付量排名行业第二。2020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达2.24万辆,在新势力车企中仍排名第四。
如今,威马汽车明显“掉队”。乘联会数据显示,威马汽车今年10月销量为1117辆,1-10月累计销量不足3万辆。作为对照,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哪吒等其他头部新造车企业今年1-10月累计销量都在9万辆以上,其中哪吒和小鹏突破10万辆。
业绩方面,威马汽车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170亿元,同时公司毛利率也一直没有转正。官方数据显示,威马2019-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58.3%、-43.5%与-41.1%,而理想毛利率2020年一季度就已首次转正,蔚来与小鹏也在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相继转正。
天眼查信息显示,威马汽车成立至今共进行了A至D轮12次融资,累计募资超410亿元,其中不乏红杉资本中国、腾讯投资等知名PE/VC 机构。2021年,威马曾冲刺科创板,但最终无果而终。今年6月,威马又转而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港交所官网最新消息显示,威马汽车递交的上市申请仍然在处理中,尚且没有具体日期。威马汽车在招股书中称,公司运营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条款获得充足融资,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纵观整个汽车产业,2022年,新冠疫情、供应链问题、资本市场寒冬,以及全球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持续困扰行业。新势力车企普遍遭遇新车交付受阻、股价大跌的压力。
其实,今年以来在财务和业绩上面临更大压力的新造车企业不仅威马汽车一家。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2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为11.95亿元,毛利率也同比有所下降。今年第三季度,蔚来调整后净亏损约为34.6亿元,环比扩大58.3%。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降薪节省成本,威马汽车今年以来也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谋求提高收入水平,其中包括上调部分车型终端价格,加强对用车生态系统的布局。此次威马汽车的降薪举措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缓解公司生存压力,经济观察网将持续关注。
- ·湘园新材再走IPO之路 主营业务集中未来如何落子?信息披露不够规范,员工平均年龄偏大 ,毛利率下降
- ·午评:港股恒指跌1.89% 哔哩哔哩跌近10%招商银行跌超11%
- ·App膨胀十年:手机“空间杀手”的诞生
- ·上海:目前每日最大检测能力已近500万管
- ·危机迫在眉睫!欧盟拟进一步升级政策工具包 加大力度控制能源价格
- ·资产深度整合继续,水泥行业寻求破局
- ·涉嫌操纵市场40次 韩国肉鸡协会被开出12亿韩元“最高”罚单
- ·涉劣质猪肉,上海两干部被免职
- ·昨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运输货物1102.2万吨
- ·中国消费者报社发布《2022国产中高端床垫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 “黑科技”智能床垫渐受青睐
- ·快讯:半导体板块震荡走低 韦尔股份触及跌停
- ·菲律宾最大电信公司15亿美元出售电信塔业务
- ·河南安阳一厂房火灾致38人死亡 应急管理部部长率工作组赶赴现场
- ·一棵菜抵达上海居民手中的十个步骤:司机全程穿纸尿裤、“团长”分拣
- ·上海警方查处犯罪团伙:花300万进变质肉,卖760万
- ·张庭夫妇传销公司新大楼96套房产被查封,价值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