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半年,学者:欧洲“受伤”比俄罗斯更重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已历时半年。受伤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月23日联合发布《俄罗斯黄皮书:俄罗斯发展报告(2022)》。俄乌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研究室主任徐坡岭在回答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提问时指出,冲突欧洲对俄制裁伤及俄欧双方,半年比俄但欧洲受伤更重。欧洲俄罗斯经济不会崩溃,更重欧洲则有可能因经济问题引发社会民生和政治领域的受伤连锁反应。
“欧洲参与对俄制裁,俄乌带有恐怖主义性质——自己抱着炸药包就冲上去了,冲突把俄罗斯和自己都炸伤了。半年比俄”徐坡岭这样比较俄乌冲突后欧洲对俄罗斯的欧洲制裁。
徐坡岭
他表示,更重西方对俄制裁主要分为三个领域。受伤首先是俄乌金融制裁,俄罗斯顶住了。冲突其次是对俄罗斯施行出口禁运,给俄罗斯商品市场和供应链造成很大影响。
俄罗斯6月初的一项调查显示,11.7%的俄罗斯企业因为制裁而倒闭,但86.7%的企业已恢复正常。徐坡岭表示,由此可见俄罗斯也顶住了出口禁运给供应链带来的冲击。但禁运对俄罗斯造成的长期影响仍不可忽视。俄罗斯多年来一直希望与西方建立现代化的伙伴关系,目前来看已无法实现,因此开始向东和向南寻找合作伙伴。
对俄能源制裁造成的影响无疑是最为广泛和巨大的。“实际上俄罗斯没受伤,欧洲受伤非常严重。欧洲对俄罗斯煤炭的禁令已经生效,年底还将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但欧洲很难在短期内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徐坡岭说,过去三年,欧洲平均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达到1500亿至1700亿立方米。“即使在5年内能完全摆脱俄罗斯天然气,需要投资的基础设施也要花3年至5年才能完成。”
能源制裁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加剧,加上眼前遭遇高温干旱,欧洲经济雪上加霜。徐坡岭认为,欧洲对俄制裁伤及俄欧双方,但欧洲受伤更严重。
“俄罗斯经济不会崩溃。俄罗斯有1.47亿人口,1.78万亿美元的GDP总量,还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资源。反观欧洲,一旦经济出现问题,可能引发民生、社会领域的问题,进而波及政治领域。”徐坡岭指出,欧洲政局可能产生混乱。目前欧洲国家围绕制裁的声音已经不再统一。
“实际上,通过制裁来达到政治或军事目的,历史上基本没有成功的先例。俄乌冲突和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安全问题,还是应该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来解决。”徐坡岭说。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波
编辑 王海萍
流程编辑 严圣淼
(责任编辑:综合)
- 赶考十年 深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交出优秀答卷
- 捕捉股债两市机遇 华安基金金牛固收团队再出新品
- 斯里兰卡前总统料11日离开新加坡赴泰国寻求庇护
- 共话双碳+智造 2022碳中和与高端装备制造(长沙)峰会顺利落幕
- 工信部: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5.24亿户
- 比QLC容量更大,Solidigm展示全球首款PLC SSD
- 十年成就世界瞩目 78.34%全球受访者:中国经济已成世界引擎
- 七连板,辟谣也拦不住炒作,芯粒概念龙头继续大涨!光伏这种材料供应紧张,EVA粒子概念股仅这些(名单)
- 江铃控股新增破产审查案件 再度“起死回生”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 连续下跌后,鸡蛋迎来技术性反弹
- 揭秘“隐形重仓股”:九位顶流基金经理的资金流向哪里?
- 湖南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71亿人次 旅游收入超2500亿元
- 批量签约!金融支持稳地产,国有大行与优质房企拉起“友谊的小手”
- 国家畜禽种业企业阵型正式发布,助力民族种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