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盛松成:中美货币政策背离加大,我应以数量型工具为主 正文
时间:2025-07-09 01:13:1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数量型调控是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的有效途径。我国经济正在逐步恢复。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恢复情况是好于预期的。3月份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疫情暴发期,4月经济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5月份开始逐渐恢复。5月份社
数量型调控是盛松数量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的有效途径。
我国经济正在逐步恢复。成中策背今年前两个月,美货中国经济恢复情况是币政好于预期的。3月份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疫情暴发期,离加4月经济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型工5月份开始逐渐恢复。盛松数量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成中策背降幅比上个月收窄了4.4个百分点,美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币政增长了0.7%,离加环比增长了5.6%。型工
再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盛松数量固定资产投资5月份同比增长4.7%,成中策背比4月份提高2.9个百分点。美货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2%,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7%,分别比4月份提高了4.2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尽管房地产投资同比还是负增长,但是已经从4月份的-10.1%回升到5月份的-7.7%。
再看贸易数据。5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6.9%,进口同比增长4.1%,贸易顺差同比扩大82.3%,这出乎大部分人的预料。
尽管5月份经济在逐渐恢复,但恢复还不充分,所以依然需要宏观政策保持较大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我为什么强调目前应该以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为主?
一个原因是中美货币政策背离加大。6月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是1994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加息,主要原因是通胀超预期上行。5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8.6%,创40年来新高。但是除了抑制通胀以外,美联储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维持经济稳定。美国经济最主要的指标是就业,主要有三个:非农就业增加人数、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这三个指标共同反映了美国的就业情况,也反映了美国的经济运行状况。
5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39万人,略低于前几个月,之前超过40万人;失业率持续稳定在3.6%,也是近年来的低点;经季节调整后的劳动力参与率为62.3%,与前几个月基本持平。因此从美国就业指标来看,还很难判断美国经济已经陷入了衰退。美联储未来仍可能持续大幅加息,继续加息50个基点或者75个基点都是有可能的。
正因为美联储大幅加息,中美利差倒挂比较厉害。所以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有一定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更应该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尤其是要注重数量型工具的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于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4.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4月28日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些都属于数量型的调控工具。
数量型调控是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的有效途径。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加快落实,今年前5个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共计发行了2万多亿元,占全年3.65万亿元专项债额度的55.7%。虽然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和去年一样,但是发行速度相差很大。去年前7个月,每个月只发了全年额度的5.3%,今年前5个月就发了全年额度的55.7%,平均每个月超过10%。监管部门对专项债发行进度还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需要在6月底以前完成大部分2022年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工作,在三季度要完成剩余额度的全部发行。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很需要货币政策来配合的。财政发债,主要购买者是金融机构,所以需要保持金融机构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也和降准等数量型调控工具使用有密切关系。
此外,我国物价可能继续上行。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稳物价,5月份CPI同比增速达到2.1%,涨幅与上个月相同,但已比前几个月扩大。未来我国物价可能会继续上行。
一是由于俄乌冲突使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而我国是大宗商品进口国。
二是由于猪肉价格触底回升,推高通胀。本来大家预期猪周期要到6月底结束,7月以后猪肉价格才会上涨,实际情况是5月下旬猪肉价格就开始上行了。这当然和疫情以及疫情引起的运输不畅有关。同时猪肉价格上行周期马上就会到来。疫情过后,猪肉价格仍会上升,因为目前库存已经处于低位,未来猪肉价格会继续上行。
三是疫情之后,短期内供给跟不上需求,物价将继续上行。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经济恢复仍然不充分,应该把经济稳定发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货币政策应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尤其是注重数量型工具的使用。随着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落实,下半年我国经济将明显好于上半年。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兼职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万博新经济观察”。
央行建立4000亿元资金池,力推“保交楼”2025-07-09 00:58
13个老旧小区有望优先纳入改造2025-07-09 00:46
美众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跟进炒作“中美开战”2025-07-09 00:39
一月已过,二月“金股”看谁?2025-07-09 00:29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董路君:进一步强化保险业国际监管协同 共同完善RCEP规则下的保险健康发展机制建设2025-07-09 00:27
三只松鼠扣非预降超80%市值蒸发286亿 IDG及今日资本持续减持累计套现29亿2025-07-09 00:11
1月30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或利空消息2025-07-08 23:55
1月31日听富国南方等基金公司大咖说:权益主题能否宏“兔”大展 2023海外投资策略2025-07-08 23:50
逾2200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2025-07-08 23:19
多因素叠加致业绩大增 赣锋锂业预计2022年盈利最高至220亿元2025-07-08 23:18
万物新生Q3总收入同比增长29.2% GMV同比增长14.5%2025-07-09 00:57
“灵魂砍价”之后,药品耗材集采下一步如何推进?2025-07-09 00:52
万亿“固收+”拨云见日 基金经理乐观看后市2025-07-09 00:51
A股涨了12%,港股涨了52%,我要不要参与?2025-07-09 00:35
台积电高雄28纳米厂动土开建,计划于2024年量产2025-07-09 00:31
卓创资讯:2022年我国肉类产量创新高 2023年增长势头或放缓2025-07-09 00:12
2023年,通信运营商的蓝海在哪?2025-07-09 00:05
盛力达科技附属出售无锡物业2025-07-08 23:46
深圳坪山:放大改革“基因”效应,跑出“未来之城”建设加速度2025-07-08 23:38
苹果押注混合现实,但头显产品卖点不足2025-07-08 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