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银行缺乏明确政策应对气候变化与去碳化
《联合早报》中文版4月13日报道:根据一份报告,亚洲银行应对亚洲的地区银行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去碳化方面的努力做得并不足够。
可持续融资研究机构Asia Research Engagement(ARE)旗下的缺乏气候去碳亚洲转型平台(Asia Transition Platform)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东亚和东南亚的明确32家银行中,没有一家银行做出任何明确的政策承诺或实施计划来实现巴黎气候协议的目标。
它说:“亚洲的变化银行未能与国家脱碳政策保持一致,还未采取必要措施来实现全球气候目标。亚洲银行应对”
亚洲转型平台获得七名全球投资者的地区支持,他们共管理4.7万亿美元资产。缺乏气候去碳
去年,明确近200个国家在格拉斯哥签署了一项协议,政策呼吁世界各地的变化银行和金融机构调动更多资金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寻求创新的亚洲银行应对方式来支付气候适应费用。
ARE发布的地区报告说,银行已迅速推出绿色金融产品,缺乏气候去碳但在清理现有产品和将资金从碳密集型行业转移方面的政策滞后。32家银行中,只有九家为其融资的排放量做出长期净零承诺,13家决定不为新建燃煤电厂提供资金,六家有去碳政策。没有银行对燃气发电做出限制。
报告说,去碳排名首位的亚洲银行是新加坡星展集团。该集团设定了长期净零目标,但未制定明确的中短期计划,去碳融资政策也存在不足。
此外,亚洲银行对碳密集型资产的曝险错误估计。这些资产越来越难以再融资,如果不及时修正政策,资本大范围错配将继续扩大。
瑞再研究院(Swiss Re Institute)进行的压力测试发现,如果不采取行动,这些国家在205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会比没有气候变化的地区低18%。亚洲将是受灾最严重地区,损失近26.5%。
报告说,银行需要制定与国家去碳目标一致的金融政策和市场发展策略,以扭转目前只有少数绿色交易的现状。
(责任编辑:休闲)
- 北京金融法院丁宇翔:发挥金融的调节经济等功能应建立于实体经济生产之上
- Lululemon财年销售额首次突破60亿美元,料将进一步增长
- 盛产“超级大盘”、库存全国前五!惠州有楼盘7.3折卖房,仅需0.5成首付
- A股必须将好企业留在国内!东方证券邵宇:打造航母级券商,获得资本市场定价权
- 于景茂: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接收国际航班城市成外防输入重要屏障,专家建议入境隔离点远离主城区、重视通风消杀
- 助力科技中小微企业战疫情保生产 上海优化5类科技金融产品
- 人民银行开展50亿元央行票据互换操作
-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京东健康回应称已搭建自营药品及器械质量合规管理体系
- 云南昆明:行程卡带星入(返)昆人员一律赋“黄码”
- 商务部回应美对华施压: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 中银期货视频:股指回落商品多头主导 钢材领涨原油谷物走强
- “T+7”延迟赎回属罕见 富荣中短债继续大跌12%
- 千亿私募巨头淡水泉:长线配置中国的基金并未出现根本性投资意愿的改变(附交流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