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解读6月物价数据: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引领全球
文:任泽平团队
6月PPI同比上涨6.1%,任泽预期6.0%,平解前值6.4%;6月CPI同比上涨2.5%,读月预期2.4%,数据前值2.1%。下半
1 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引领全球
简单讲,年中下半年美国、国经欧洲经济将从滞胀转入衰退,引领中国经济开启复苏周期,全球将引领全球。任泽
近期海外市场开始交易衰退预期。平解1)外汇市场出现了资金押注非美货币贬值的读月情况;美债收益率近半个月回落。2)美国经济动能出现边际下行迹象。数据6月美国PMI指标继续回落,下半ISM制造业PMI 53.0%,年中为2020年6月以来新低,新订单低于50%。美国5月成屋销售环比下降3.4%,连续第四个月下降,销量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两个月下降。3)尽管当前美国通胀筑顶,但其下降速度或远不及美国经济动能的损耗程度。经济周期大概率从滞胀转向衰退,只是时间问题。4)德意志银行预测第二季度美国GDP折合年率萎缩0.6%,这将意味着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萎缩,从而使美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IMF总裁于7月7日表示,不排除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开启复苏周期,满血归来。1)6月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连续两个月快速反弹。工业生产、订单、供应配送时间、服务业活动均恢复至扩张区间;建筑业景气度持续扩张;中小企业和就业开始修复。2)发电量、物流、港口吞吐量、客运量等高频指标环比持续大幅改善。汽车和房地产两大产业销售明显改善。6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套数和面积环比为78.4%和88.4%。3)政策持续发力稳增长;三驾马车中,恢复最快的将是投资尤其新基建投资,其次是消费,再其次是出口。4)6月物价数据显示,CPI同比较上月继续扩大,PPI同比继续回落。PPI回落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CPI回升反映终端需求改善。前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推涨上游原材料价格,而PPI向CPI传导不畅,企业利润受到损害。当前PPI和CPI剪刀差收窄有利于企业利润改善。企业困境反转。
2021年底我们提出五个关键词:双周期、稳增长、宽货币、新基建、软着陆。
此前4-5月经济低迷之际、市场低谷时期,我们提出“从今天起,开始乐观”,“新一轮结构性牛市”,“战略级看多中国:经济三季度将满血归来”。我们提出五大结构性机会,新基建、新能源、困境反转的猪周期等。
未来资本市场长期十大乐观的因素没有变。中国经济长期繁荣发展的基本逻辑没有变: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
2 通胀温和,经济复苏的黄金期
我们正处于经济复苏的黄金期。中国经济持续改善、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并不会掣肘货币政策。
具体来看,6月物价形势呈现以下特点:
1)6月CPI同比上涨2.5%,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环比不变。其中,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影响CPI上涨约0.51个百分点,主因猪价降幅持续收窄;非食品项价格同比涨幅扩大,影响CPI上涨约2.01个百分点,主因国际原油价格传导及服务消费恢复。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2)6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6.0%,降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5.1个百分点;环比猪肉价格上涨2.9%。2021年11月至今,猪价进入“W”筑底阶段,2022年4月为第二次筑底。我们判断,从3-4年一轮的猪周期看,当前或已进入新一轮猪周期的筑底上行期,这与产能去化时间规律相印证。预计未来价格温和上涨,但不具备快速大幅上行的条件,主因产能去化程度不深、且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叠加保供稳价措施出台,未来涨幅取决于产能去化程度。
3)5月PPI同比继续回落,环比持平,保供稳价见成效。PPI6月同比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维持不变。在6月份PPI6.1%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3个百分点。
4)6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回落。6月CRB综合、工业、金属现货指数月涨跌幅分别-5.2%、-6.7%、-13.3%;其中ICE布油涨跌幅-5.5%;LME铜、铝、DCE铁矿石涨跌幅-12.8%、-12.3%、-11.7%;COBT大豆、小麦、玉米涨幅-13.2%、-18.2%和-17.3%;伦敦金涨跌幅-2.2%。
3 猪周期进入新一轮筑底上行期
2021年11月至今,猪价进入“W”筑底阶段,边际企稳。2022年4月为第二次筑底,22省市猪肉均价从4月低点18.92元/千克涨到7月8日28.43元/千克,涨幅50.3%。生猪期货价格亦从4月底16080元/吨涨至7月8日22995元/吨,涨幅43.0%。6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6.0%,降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5.1个百分点,环比猪肉价格上涨2.9%;猪价对CPI的负向拖累已得到缓和。
产能已进入去化阶段。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分别自2021年6月和2022年12月拐点下行、但处于历史相对高位。一方面,根据猪周期的时间规律,能繁母猪传导至猪价需要10个月左右,与今年4月猪肉价格二次探底相互印证。能繁母猪存栏从2021年6月高点4564万头降至2022年5月4192万头,5月同比-8.2%。生猪存栏从2021年12月4.5亿头降至2022年4月4.2亿头,4月同比-0.2%。另一方面,拉长时间跨度看,近两年生猪出栏量快速恢复,反映产能处于历史高位水平。2018年以前我国每年累计生猪出栏量接近7亿头左右,在非洲猪瘟影响下,2019、2020两年生猪累计出栏分别仅5.4亿、5.2亿头,出栏缺口约达2亿头。2021年生猪出栏恢复至6.7亿头,年度出栏缺口得到大幅缓和。
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价格主要观察以下三个关键变量:
一是,产能加速去化预期。当前生猪产能绝对量位于历史高位;生猪存栏绝对值和能繁母猪存栏绝对值都在历史高位附近。目前生猪存栏约4.2亿头(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约4192万头(5月份),仍接近上轮猪周期2014-2015年存栏高点。
从历史猪周期看,2014年和2018年开始的两轮猪周期都是经历了2-3个季度的快速产能下降才开启价格大幅上行。其中能繁母猪产能的同比降幅连续多个月维持在-20%以上,产能快速去化,也给猪价上行创造了空间。
二是,猪粮比价。当前猪粮比虽有回升,但仍处低位或压制产能扩张意愿。2021年6月猪粮比跌破5,进入一级预警区间。随后低位震荡,最低达到3.93(2021年10月)。截至2022年7月1日,猪粮比6.63,虽边际有所缓和,但仍持续处于历史低位区间。猪粮比维持相对低位,会侵蚀养殖利润,警惕其对后续产能持续扩张形成压制。
三是,大企业利润、生猪销售数量等。、、等大型企业由于其本身存在的批量化科技养殖优势,在猪周期中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的行业集中度较上一轮有所提升,据农业部数据,2020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57%。目前,新希望销售生猪104.56万头,同比50.81%;温氏股份销售肉猪132.34万头,同比38.33%;牧原股份销售生猪586.3万头,同比89.3%。
我们判断,2022年4月猪周期二次筑底,当前或已进入新一轮猪周期的筑底上行期,这与产能去化时间规律相印证。但当前价格快速大幅上行的条件并不充分,产能去化程度不深、且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叠加保供稳价措施出台,未来涨幅取决于产能去化程度。
4 CPI:同比2.5%,食品项与非食品项同比上升
CPI同比涨幅扩大,环比稳定。6月CPI同比上涨2.5%,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环比较上月持平。在6月份CPI2.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6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非食品项价格同比上升。
非食品同比涨2.5%,涨幅较上月扩大0.4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01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到国际原油价格、通胀在消费部门传导、服务性消费复苏影响:
一是油价仍处高位。6月汽油、柴油价格分别同比上涨33.4%、36.3%,较5月分别变动5.8、6.2个百分点。
二是通胀在消费部门传导。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同比均上涨。交通通信、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8.5%、2.5%、2.1%和1.7%。
三是服务性消费复苏。飞机票价格同比上涨28.1%,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5%和0.9%。从环比看,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19.2%和1.2%,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15.0和0.8个百分点,宾馆住宿价格由上月下降0.7%转为上涨0.3%。
食品项价格同比上升,猪价跌幅大幅收窄。
食品项同比上涨2.9%,较上月变动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1个百分点。本月食品项价格变动结构主要是受以下两方面影响:
一是猪价同比降幅收窄。6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6.0%,降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5.1个百分点,总体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生猪产能逐步调整,预期后续猪价将触底回升。
二是部分食品价格边际回落,但受去年低基数影响同比仍上涨。从环比看,鲜菜、鸡蛋、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9.2%、5.0%、4.5%和1.6%;从同比看,鲜菜、蛋类、鲜果、粮食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6.5%、19.0%、3.2%,影响CPI上涨约0.07、0.04、0.34、0.06个百分点。
5 PPI:同比持续回落,环比持平
PPI同比继续回落,环比保持不变。本月PPI同比上涨6.1%,涨幅比上月继续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较上月持平。其中,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1%,环比持平;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5%,环比上涨0.2%。
购进价格看,多类原料价格边际上行,有色金属材料电线类价格较上月回落。6月燃料动力类、有色金属材料电线类、化工原料类环比分别为1.1%、-1.0%、0.7%,较上月变动0.7、-0.8、0.5个百分点。
出厂价格看,保供稳价见成效。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31.4%,回落5.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8.2%,回落2.2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31.4%,回落5.8个百分点;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同比21.8%,回落0.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3.7%,降幅比上月扩大2.4个百分点。石油、食品价格上涨,或与输入性通胀有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54.4%,扩大6.6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5.6%,扩大1.9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34.7%,扩大0.7个百分点。
- ·交通运输部:中国救捞已初步建成“三位一体”海空立体救捞网络
- ·大阪世博会为吉祥物招募昵称,网友纷纷脑洞大开
- ·索尼发布无线蓝牙多功能拍摄手柄GP-VPT2BT白色版,售价900元
- ·“孤勇者”德银再次呐喊:经济衰退将比预期更严重
- ·为什么美联储对通胀失去了控制
- ·老有养 弱有助——从社会福利机构看民生兜底保障
- ·宗校立:局势加速演变 美元将剑指何方
- ·全球大家电零售市场今年一季度负增长 东南亚是机会点
- ·柴达木盆地探明硼矿资源逾4533万吨 已具年产5万吨硼酸能力
- ·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毛利率 弹簧生产商华纬科技冲刺深市主板
- ·央行出手稳预期,人民币汇率长期有支撑
- ·伊利2021年营收1106亿 亚洲首家跨千亿乳企诞生
- ·专家:重视“中国特色” 加快建设现代资本市场
- ·多家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降息” 长期限利率下调或成趋势
- ·桃李面包,迷茫的下半场
- ·科兴制药开启增长引擎“创新+国际化”为未来发展加速
- ·大众新任CEO:向电动汽车转型需要“正确节奏”,已制定计划重点关注在华发展等议题
- ·头部虚拟主播带货,销量却不及罗永浩零头,虚拟人能抢走李佳琦们的饭碗吗?
- ·26省市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10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
- ·北京218号感染者:就算在路上站一天也无所谓 我不想连累别人
- ·诺泰生物核心技术人员、董秘、财务总监接连辞职,季报出错被罚,有钱又募资,支柱子公司业绩突然“摆烂”
- ·沪指跌逾5%失守3000点 两市超4600股下跌
-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 国常会部署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
- ·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 ·早盘三大股指震荡回落,HJT电池板块逆市涨超2%,机构:A股仍处于修复性行情
- ·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疫情期间招聘用工服务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