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乘用车销量同环比增速均创新低 自主品牌份额再提升
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孙磊
2月8日,月乘用车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最新数据显示,1月,同环提升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29.3万辆,比增同比下滑37.9%,速均环比下滑40.4%。创新值得一提的低自是,无论是主品同比增速还是环比增速均是本世纪以来,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的牌份最低数据,车市没有在1月迎来“开门红”。额再
对于1月国内乘用车市下行表现,月乘用车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解释称,销量这主要受国内乘用车市车辆购置税减半、同环提升新能源车补贴等部分政策到期,比增叠加春节放假时间引导消费需求前置等影响。速均
在崔东树看来,2023年国内乘用车市“开门红”将在2月份出现。“2月是春节后真正市场启动期,也是疫情三年结束后的市场启动期,蛰伏已久的消费市场会折射出巨大的新投资新消费机遇,燃油车市场的需求将逐步恢复。”崔东树表示,2月,国内乘用车零售增速值得期待。
2023年1月31日,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新工厂生产车间工人正在作业 视觉中国图出口延续高增长
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国内豪华车零售销量为19万辆,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28%;自主品牌零售销量为64万辆,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40%;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为47万辆,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4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1月,国内主流合资品牌乘用车市下滑最为明显。细分来看,德系、日系、美系等主流合资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在1月份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德系品牌乘用车零售份额为22.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日系品牌乘用车零售份额为16.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美系品牌零售份额为7.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自主品牌乘用车在1月份出现了下滑,但其在2023年依然保持市场份额继续提升趋势。1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9.4%,同比增长了4.3个百分点。而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52.4%,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了6.4个百分点。
对此,崔东树表示,这主要归功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和出口市场获得了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从乘联会发布的2023年1月国内乘用车狭义乘用车零售和批发销量排名来看,豪华车代表车企华晨宝马成功入榜,分别位居第七和第九。“由此可以看出,车购税减半政策对消费升级的高端消费促进较大,但政策退出对豪华车销售影响并不太大。”崔东树表示。
与整体乘用车走势相反,1月的国内乘用车出口则继续延续2022年高速增长态势。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我国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23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下降13%。其中,1月,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达到18.4万辆,同比增长72%;合资与豪华品牌乘用车出口量为4.2万辆,同比下降4%。
库存方面,1月厂商努力控制生产和批发节奏,实现强力降库存,形成厂商产量低于批发10万辆、厂商国内批发低于零售7万辆的去库存走势。“疫情防控放开后,预期中的2022年年末燃油车零售强增长如期出现,大幅缓解了库存压力。”崔东树表示,随着1月厂商生产偏低,进一步降低了厂商库存。
新能源格局重塑中
作为国内车市增长的主要动力的新能源乘用车在今年1月也出现同、环比大幅下滑。
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38.9万辆,同比下降7.3%,环比下降48.2%;零售销量为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疫情后,新能源刚需车型成本继续承压,补贴退坡带来的价格复杂调整,新能源车市场格局正在重塑。”崔东树认为。
尽管如此,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和批发渗透率皆保持着快速提升态势。1月,国内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26.8%,较2022年1月19.4%的渗透率提升7.4个百分点;零售渗透率25.7%,较2021年1月17%的渗透率提升8.7个百分点。
细分来看,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依然是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主导力量。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39.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4.5%;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4%。
1月,国内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仅有7家,环比减少7家,同比减少4家。其中,比亚迪以约15.02万辆的批发销量稳居当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行榜榜首。
“国内新能源车型前期涨价过多,订单较少,再叠加特斯拉等头部企业降价,造成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环比降幅较大。”乘联会分析称,同时,大多新能源车企在去年年底采取了各种促销手段消化现有库存。
可以看到,疫情暴发以来,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出现了超预期上涨,但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则出现了一定的自然回落。“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退出后,其销量增长将是一个严峻问题。”崔东树认为。
不过,崔东树也表示,随着新能源车连续两年多的暴增,碳酸锂等资源价格暴涨带来暴利,随之而来的上游资源和中游电池产业的投资力度增强,必然带来供给端产能的高增长,前期的供需错配带来的碳酸锂高价格将明显回落,这将有利于国内新能源车企盈利压力得到改善。
-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中美间气候磋商很有“建设性”存款利率再度下行 储蓄型保险受青睐基金自购背后的生意经:今年以来已有超100家基金公司自掏腰包购买自家产品,自购金额超60亿元DR钻戒成本4000元卖1.5万元,评论:营销可以 别当真爱裁判高瓴老板那句“做时间的朋友”,只是讲给它的投资人听的,散户就不要入戏太深了社科院研究生南依休学待产,小学老师:多少肯定有遗憾专注8K视频拍摄 宏驰荣耀极速330GB CFE存储卡评测AI制药的“野心”:做真正颠覆创新型的药物英国监管机构: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有碍市场竞争 不妥协将深入调查杭州解百又踩了同一家的“雷”,国通信托明确违约产品延期1年,这已经是杭州解百今年“走钢丝”的第2只产品
- ·工银瑞信袁芳卸任争议:基金封闭期内离职,还怎么长期投资?
- ·全文|肖耿:香港是中国的离岸外循环平台,促进中国未来发展需要与大湾区深度合作
- ·平均年龄35.74岁,1/3硕士以上学历……证券从业人员大数据来了
- ·飓风“菲奥娜”导致加拿大东部数十万用户断电
- ·罗氏抗流感新药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在中国申报上市
- ·罕见!4300亿!美国股票基金连续十周净流出
- ·大兴国际机场迎来投运3年盘点:完成旅客吞吐超5200万人次
- ·沪指拉锯3100点 储能板块逆势逞强 市场信心有望逐步恢复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通知,提升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 制造业节能降碳迎“新招”
- ·DeepMind推出AI聊天机器人Sparrow,可通过谷歌搜索来回答问题
- ·暴跌暴跌暴跌!股价没有底、市净率仅有0.21!瑞信急需“断臂求生”
- ·因系统维护,北京市税务局网站23日20时至26日8时暂停服务
- ·A股资本地图泰州篇:17家公司上市,市值近千亿,超七成为细分领域龙头
- ·9月23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消息称富士康拆除iPhone 14产线
- ·周四收盘中概股多数下跌 每日优鲜跌超6% 理想汽车涨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