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打价格战 手机厂商“断臂”求生
来源:北京商报
11月8日,断臂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狂打今年“双11”,价格机厂手机降价成了备受关注的战手事件。在手机出货普遍下滑的商求生背景下,各个厂商虽然着意于创新以求突围,断臂但在业内观点看来,狂打如今手机上的价格机厂种种改良只是“微创新”,手机产品需要的战手是更加根本性的变革。
今年可以说是商求生近几年来手机售价最低的一次,苹果最新款iPhone 14发布不足一个月,断臂就降到5200元左右,狂打而安卓阵营中,价格机厂2000元就能买到性能配置均衡的战手“水桶机”。
北京商报记者在淘宝、商求生京东、拼多多等平台观察到,今年7月发布的小米12S Ultra,“双11”期间叠加平台优惠直降600元;OPPO、vivo、荣耀等多款机型也都大幅降价,促销幅度约为200-800元;三星价格更是“大跳水”。
针对此番降价,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疯狂降价的背后也隐含着商家精细的考量,首先从产品分类看,一般而言高端机、旗舰机利润空间大,留有优惠的余地更多,通常能实现千元以上的价格降幅,对于销售的帮助非常明显,而3000元以下的机型本来就主打性价比,而且市场关注度低,降价未必能换来销量提振,所以即便在“双11”这个节点上优惠也是有限。
其次从市场需求看,如今手机产品趋于时尚化、快消品化,当年新款往往备受关注,往年款式则成为明日黄花,所以一般上市时间越长的手机降价幅度越大,对于厂家、经销商而言也是库存出清的机会。
业内观点指出,抛开企业对市场的考量,今年“双11”手机价格跳水的主要原因,还是意欲借促销之机提升今年以来的惨淡销量。
中国信通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8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75亿部,同比下降22.9%。另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最新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113万部,同比下降11.9%。实际上,手机似乎在整个世界市场上都卖不动了,根据Canalys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9%至2.98亿部。
不过降价的效果倒是立竿见影,据京东数据显示,苹果、小米、华为、荣耀、iQOO品牌手机成交额1秒破亿元,OPPO、vivo、三星、一加、摩托罗拉、魅族品牌手机成交额10分钟同比增长100%。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手机厂商正加速软件生态战略的布局。11月8日,在2022 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正式发布了OriginOS系统的最新版本——OriginOS 3。
有鉴于此,如何刺激手机用户的换机欲望成了问题关键,目前厂商给出的答案是,紧跟市场热点,加快产品迭代。
例如折叠屏手机便是不少厂商“押宝”所在,根据IDC的数据,国内上半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超110万部,同比增长近70%,刚过去的第三季度,折叠屏产品出货量更是超过100万部,同比增幅约246%,主流手机厂商除了苹果之外,纷纷开发出自己的折叠屏产品。
产业观察家许意强认为,当下手机产品看似日新月异,但更多属于“微创新”范畴,划时代作品难觅踪影。他认为,新鲜款式、外观的刺激也会边际递减,想要重振手机市场,需要从底层逻辑为手机找到新的定位,例如融入智能家居、万物互联的大背景,或者从健康、安全角度与用户进行更深的绑定。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王柱力
- ·守望麦田,守来了世界小麦史上的奇迹!
- ·美呗“医美查”App下架风波:被指存信息泄露风险,谁在给App“换脸”?
- ·上市物业公司2021年财报透视:逾八成公司业绩同比增长 规模扩张下盈利质量待改善
- ·保利地产“重回前三”背后:上市来利润首次负增长 Q1销售同比降27%
- ·收盘:美股三连阴 标普指数跌破4000关口
- ·这位物企执董,八年不拿工资之谜
- ·微信出手整改!这种现象终于……
- ·俄驻意使馆要求意当局采取额外措施保护俄外交机构安全
- ·上海最高龄炒股奶奶105岁了,这一年,她又赚够了买小菜的钱
- ·一图读懂 |拒绝“天价殡葬费”!各项收费标准官方早有定价
- ·莱宝高科“独董风波”启示录:蒋大兴为独立董事“指明前进方向”?
- ·乌称已拘捕“普京盟友”并提议换俘,克宫:还未确认
- ·日本2比1逆转德国
-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上海多措并举科学救治
- ·避不开这些坑,泡泡玛特们的出海梦只能被毁
- ·本月,日本将迎来两位西方国家领导人
- ·渝农商行因掩盖不良贷款等9项违规被罚超千万,6名责任人受罚
- ·德国权威研究机构下调2022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至2.7%
- ·最惨猪周期下 饲料龙头海大集团增收不增利 “顶流”刘彦春被套
- ·个人银行账户管理趋严,浦发、农行等银行下调线上交易限额
- ·中再集团和春雷:全面发挥再保险作为行业“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 ·微信效仿QQ建农场:兔子、蟑螂闯进朋友圈,玩的都是90后?
- ·国台办:各地出台帮扶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台企同等受惠
- ·今年首次降准要来了 国常会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 ·小牛电动国内提价销量减少三成,Q3营收净利双降
- ·“三区”划分下的上海:百联家乐福正恢复营业 餐饮电商积极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