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积极调研“谈景气” 公司信心十足“看未来”
炒股就看,谈景气权威,机构积极专业,调研及时,公司全面,信心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谈景气
本报记者 昌校宇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机构积极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调研释放出强烈的公司稳预期信号。从4月25日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到4月29日A股市场强势反弹,信心市场“交锋”过程中,谈景气机构投资者积极行动,机构积极以调研增强信心,调研为长期投资蓄力。公司据iFinD数据统计,信心4月25日至4月29日15时,共有261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调研次数合计278次,日均调研约56次。
“前期市场连续杀跌主要是悲观情绪反映,已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经济基本面。”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A股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但机构积极寻找优质标的的热情不减。同时,上市公司也坦诚希望借调研“问答”传递积极信号,消除投资者焦虑情绪。
调研“问答”传递积极信号
经济基本面给企业信心
记者梳理本周调研公告发现,在市场深度调整背景下,“2022年一季度业绩说明”和“2022年全年业绩前瞻”,几乎成为上市公司回复调研机构的“必答题”。而从调研“问答”情况来看,多数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稳步增长,且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4月27日至4月28日,接待两轮机构调研的介绍,受益于公司下游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影响,公司业务快速发展。2022年一季度,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实现营业收入85798.72万元,同比增长161.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90.64万元,同比增长91.25%。
针对市场较关心的2022年收入预算及增长规划,部分上市公司信心满满。表示,公司考虑行业、市场、疫情、汇率等内外部多种因素,并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规划,确定2022年的收入预算增长区间为同比增长20%至35%;则回复称,“公司规划收入、净利润较2021年增长不低于20%。”
董忠云表示,站在当前时点,机构仍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一方面,或与近期上市公司一季报密集披露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市场调整后,机构积极寻找优质标的投资机会。
“尽管今年在内外部因素扰动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特别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部分行业造成明显冲击,但依然不乏受疫情等负面因素影响较小,业绩维持高速增长的公司。”董忠云进一步分析称,截至4月28日,在已公布一季度业绩的上市公司中,有538家实现100%以上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此可见,市场仍有大量优质公司在快速成长,具有投资价值的同时,也从上市公司层面彰显我国经济具有较好韧性。
“疫情题”和“原材料题”也是调研机构追问的热点问题。从多数上市公司的“答案”中可以看到,地方政府频出“实招”帮助实体经济应对疫情影响。另有部分公司基于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而看好后市。
对于疫情是否给公司经营造成影响,解释称,因公司是保民生、保供应重点企业,当地政府颁布了支持企业经营和物流运输的政策,因此疫情对企业整体经营影响可控。则表示,公司仍可正常生产经营,仅部分涉及疫情防控地区的物流及供应链受到影响。为此,无锡市政府高度重视,为辖区企业积极协调,保障物流车畅通进出。公司将继续积极应对,保证将疫情对公司的影响降到最低。
对于2022年二季度原材料市场的展望。认为,“总体来看,原材料市场整体较为乐观,这主要源于国家经济基本面预期给予了行业和企业发展信心。”
2022年资金压力情况也在调研中被多次问及,部分上市公司主动澄清市场误解。介绍,公司不会有资金压力,目前账面资金余额7亿多元,加上每年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完成全年投资没有问题;则表示,目前公司总体经营没有较大资金压力。
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一些行业而言,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当市场陷入悲观预期中,可能存在一定错杀,待疫情风险缓解后,这部分公司有望迎来一波修复行情。
参与调研机构类型多元
科技与制造领域被看好
进一步梳理本周调研公告发现,参与调研机构类型多元。其中,、分别吸引了包括买卖方共计457家和412家机构调研,除了中资机构,外资机构和合资机构也积极参与其中。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述现象说明市场虽有明显调整,但从中长期投资角度来看,部分优质公司估值快速回落,具备一定的安全垫。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4月25日至4月29日,接受调研的上市公司中,隶属机械设备、医药、电子等三个行业最多。
董忠云认为,“综合来看,在市场深度调整期,科技与制造、医药领域被重点关注,这或显示机构重点看好上述领域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并将积极布局相关领域投资机会。从市场风格角度来看,机构调研涉及大量成长股,显示成长风格经过较深幅度的下跌后,中长期投资价值或已逐步显现。”
陈雳表示,就行业热点而言,盈利好的上游行业及未来要大力发展的高端制造业产业链依然是吸引市场的投资热点。
在刘晨明看来,医药和电子行业在前期市场中调整较为充分,尤其是医药行业,其股债收益差目前已调整到较具性价比的位置。同时,医药和电子细分赛道均较多,其中不乏一些在弱宏观环境下,景气度仍然向好的公司。这类公司受到更多关注,或意味着长线资金正在进场,若能够率先在弱市中企稳,则将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市场长期信心的建立。
- ·“超级牛散”徐开东、“顶流”朱少醒等最新抢筹名单曝光!这只世界杯概念股受追捧......
- ·揭开威马汽车招股书的B面
- ·年内表现倒数第三 英镑看空情绪愈发浓厚
- ·购置税减免,部分4S店趁机提价?
- ·经济日报:房屋公摊面积该怎么算
- ·“还钱比借钱还难”南昌一男子向浦发银行申请提前还房贷遭推诿
- ·省级公安厅局长持续调整:公安部办公厅主任黄瑞雪履新甘肃
- ·步步高回应网传将倒闭:经营一切正常
- ·大裁员大辞职:马斯克二十天推倒重建推特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2年5月汽车消费指数为79.2
- ·储能市场火热:政策护航下企业纷纷布局,行业盈利困局仍待解
- ·亲友价9折!惠博普两重要股东因家庭财产分配减持
- ·11月21日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默克尔卸任后首次公开讲话 如此评价俄乌冲突
- ·美年健康否认推上门测核酸VIP服务:4月曾内部讨论,未推向市场
- ·劳动力市场吃紧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小幅走低
- ·核心技术人员均为大专、专科学历,下游行业持续萎缩,昆山玮硕IPO,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 ·白酒“新国标”今日起实施 多家酒企忙升级 老产品仍有销售
- ·寻找中国最“绿”城市:广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第一,大连人均公园保障度最高
- ·两家银行及旗下理财子公司被罚!
- ·美国弗吉尼亚州超市枪击事件致多人死伤 作案者为超市员工
- ·在沪券商疫情工作揭秘:精干人员驻守公司,投行人员进驻企业,人才招揽保持增长
- ·北京多地铁站明天恢复运营 具体名单公布
- ·现货黄金续反弹,美指回落,FED欲完成“不可完成”之事
- ·比亚迪回应称:近期关于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均为不实信息
- ·EIA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 美油短线拉升0.6美元
- ·郑商所与波交所信息公司将合作研发BPI指数期货
- ·央行邹澜: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重点项目对接,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
- ·线下当场办、线上不超半天!北京再推201个告知承诺审批事项
- ·主动注销后,中金公司旗下私募仍被监管点名
- ·星巴克中国就抖音0.01元咖啡券无法兑换致歉:为内部测试链接
- ·恒拓开源收年报问询函:优质客户的应收账款表现还不如一般客户?
- ·证监会会计部原主任王宗成被查,曾在发行部、浙江证监局任职
- ·人保集团监事长张涛将出任国际清算银行亚太地区首席代表
-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连续第二周大幅回落 触及两个月低点
- ·国家统计局党组学习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加强投资领域统计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