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发布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消保投入1.40亿,公益慈善投入约20.83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近日,中银责任业协会发布《2021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下称《报告》),协发行业消保《报告》以中英文双语版发布,布银报告这是社会善投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14年发布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投入专职副会长邢炜为《报告》作序。亿公益慈亿
2021年,入约中国银行业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宗旨,中银责任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发行业消保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布银报告全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建设,社会善投把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国家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入支持先进制造业、亿公益慈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入约供应链自主可控,中银责任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金融支持。
同时,银行业持续增强金融普惠性,提升惠民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小微、三农、民生领域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43.21万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8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48%;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50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9.1万亿元,同比增速24.9%。
银行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加快绿色金融领域业务布局。《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新增3.86万亿元,同比增长3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7个百分点。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1.1万亿元。
消费者保护方面,银行业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措施,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持续加快金融科技赋能,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健全客户响应与投诉处理机制,做深做实老年人、残障群体等特殊客户金融服务,打造温情暖心的客户服务体验,构建公平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教育宣传工作投入达1.40亿元,累计开展消费者宣教活动92.73万次,覆盖消费者受众上亿人次。
关爱员工方面,银行业推进完善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注重员工权益保护和人文关怀,不断提升员工发展能力,致力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持续塑造公益品牌,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积极投身于抗洪救灾、慈善捐赠、特殊群体关爱等公益活动,向社会传递行业正能量。《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开展员工培训项目逾23万个,覆盖6000万人次;公益慈善投入约20.83亿元,公益慈善项目数2.44万个,公益慈善项目受助人数428万人次,员工志愿者服务活动时长达296万小时。
(责任编辑:百科)
-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理财公司需以资产配置为内核 坚持稳健定位
- 职教质量低人才薪酬低 恶性循环该如何破解?
- 猪价连涨止步 二育“降温” 猪价为何走低?
- 华润燃气订立2023年框架贷款协议
- 老俞闲话丨让生命悠游在时间里!
- 有学校出现集中发热情况 市教委:均由甲流感染引起
- 渤海银行再被银保监会罚款860万元 因理财业务数据错报等
-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7.6万余份“督促监护令”制发
- 净值化时代需正视风险 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
- 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度厅局级单位“一把手”述责述廉暨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 黄永平任上海地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 韩国央行宣布暂不加息 维持现有基准利率3.5%
- “三支箭”发力 打通助企纾困“最后一公里”
- 联想集团升近7% 麦格理将目标价上调44%至8.67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