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美英货币政策走向引争议 正文
时间:2025-07-09 00:41:5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经济日报人们在英国伦敦的英格兰银行外行走。 新华社发) 3月2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一处加油站显示的油品价格。 新华社发)3月中旬的全球部分央行“超级周”表面上平淡无奇,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采
经济日报
人们在英国伦敦的美英英格兰银行外行走。 (新华社发) 3月20日,货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一处加油站显示的政策走油品价格。 (新华社发)
3月中旬的引争议全球部分央行“超级周”表面上平淡无奇,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采取的美英举措都符合市场预期,分别在两岸加息25个基点。货币相较于市场预期,政策走美联储表态更为鹰派,引争议英格兰银行的美英举措更偏向鸽派。然而,货币无论是政策走哪种表态,均引发各方对于两大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和风险的引争议争论。
无论是美英在利率决议声明公布之前还是之后,市场关注的货币重点是在加息已成定论的情况下,美联储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和抑制通胀之间权衡。政策走
美联储3月份的利率决议声明总体上符合市场预期,但其预计到2024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位数将从2.125%升至2.75%。这一表述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将进一步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控制通胀的重要性已经超过经济增长。
这一判断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表态中也有所体现。鲍威尔判断认为,美国经济在短期内仍将继续增长。新冠肺炎疫情不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高风险,俄乌冲突带来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能源价格上涨造成了一定风险。但总体上看,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不高,主要因为美国经济总需求和劳动力市场表现良好,同时消费者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仍然强劲。基于上述判断,鲍威尔在此次表态中重点强调了实现2%通胀目标的决心,尤其是维持价格稳定对于劳动力市场稳定的重要性,事实上将美联储的政策优先目标确定为控制通胀。
对于鲍威尔的表态,部分市场投资者“同情”他的“两难”。美国经济的确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美联储此前长期“情绪铺垫”和美国国内政治压力下,如果不加息,美联储将信誉扫地。
对于美国经济是否支撑加息和缩表,一直众说纷纭。美国经济确实在逐步回暖,但最新数据喜忧参半。2月份美国房地产市场和制造业市场表现亮眼,劳动力市场更是表现强劲,失业率仅为3.8%。然而,消费动力正在逐步下滑。数据显示,随着外部变量和内部供应链问题造成的通胀升温,消费者零售支出正在下降,2月份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较1月份下降4.6个百分点,仅为0.3%;消费信心正在下滑,3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下降至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此,部分分析认为,美国经济状况并不支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情非得已”加息25个基点虽然启动了收紧进程,但是未来能否顺利完成既定的加息和缩表路径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在基础面之外,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也是各方怀疑鲍威尔鹰派表态能否真正落地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联储由鸽转鹰的过程已经造成美股和美债市场的巨幅震荡。今年年初以来,美资本市场的震荡更是有增无减。部分分析认为,在疫情之下,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正在不断加剧和恶化。在地缘风险推升通胀等各类外部不可控变量的影响下,如果美国经济和金融系统因货币政策紧缩而出现严重不利情况,美联储的鹰派立场能否真正落地要打问号。
值得关注的是,投资者对于美联储的上述担忧和预测正在大西洋彼岸的英格兰银行有所体现。有关央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会否造成更大滞胀风险以及能否真正按照原有预期继续执行的争论和质疑正在上升。
在上周的英格兰银行议息会议上,货币政策委员会同意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这一决议虽然延续了2月份的政策,但背后的细节却表明形势发展正在逼迫英国央行由鹰转鸽。在2月份的议息会议上,9名委员中有4名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更加激进,要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但在3月份的会议上,委员无一再有此表示。
从2月份到3月份,不变的是英国通胀的上涨态势,变的则是英国经济在通胀之下的发展前景。英格兰银行认为,地缘政治危机造成通胀进一步恶化,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能在4月份达到8%的峰值,这一判断与此前“全球能源价格和贸易货物价格高企将造成通胀进一步向上突破”的判断基本一致。
突发的地缘政治危机以及由此衍生的外部风险正在改变加息背景下英国经济的基本面。渣打银行分析认为,随着家庭和企业逐步受到能源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以及各方对于欧洲安全的担忧和金融市场波动导致的经济情绪恶化,英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英国央行也承认,“危机正在加剧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并将显著增加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在各个细分行业,相关专业分析人士对于加息后的英国经济前景表示悲观,对当前加息路径表示质疑。英国政府高街复兴工作组成员杰基·穆利根认为,英国央行采取了理论上的正确决策但却偏离了经济的实际情况。当前高企的能源价格已经扼杀了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唯一不需要的政策是加息,因为会进而迫使企业和居民面临更高的信贷压力。对于当前挣扎着维持生计的小企业而言,利率的进一步提升意味着经营的终结。
另有英国零售业和地产业专家认为,加息不会影响能源价格或汽油成本——这是目前推高通胀的两个因素。在当前英国国内居民实际收入无法增加的大背景下,央行加息可能只会加速英国经济步入衰退,而不是阻止通胀。
在上述分析之外,渣打银行也认为未来英国央行的加息路径存在不确定性。渣打银行分析认为,基于持续收紧的劳动力市场和持续高企的通胀因素,英国央行仍有可能加息25个基点。然而,鉴于对国内经济硬着陆的担忧,5月份之后的紧缩政策并不那么明确。
因此,虽然当前预计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将分别在2022年加息7次和6次,更有分析认为美联储会在某次加息50个基点,但是退出宽松的路径究竟如何走、鹰派立场会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仍存在不确定性。
微博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2025-07-09 00:17
“万向系”金融资产大腾挪,民生人寿成万向信托二股东2025-07-09 00:13
美银CEO:华尔街银行在采用ChatGPT前仍有“工作要做”2025-07-09 00:08
宜宾纸业逾5亿元定增事项获受理 拟引入建发纸业等战略投资者2025-07-08 23:35
360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钟力:安全是数字时代的底座 是一切正常运转的基础2025-07-08 23:34
午评:港股恒指大涨1.2%三桶油集体爆发 IGG暴跌12%2025-07-08 23:23
置富产业信托将于4月21日每基金单位分派21.1港仙2025-07-08 22:54
刘国强:国内经济好转是肯定的 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不大收大放2025-07-08 22:36
中国银行响水支行销售理财产品遭投诉,客户经理未告知?2025-07-08 22:26
便民政策唤醒“沉睡”的存款2025-07-08 21:58
8月31日财经早餐:市场押注两大央行超大规模加息,欧元重新回到平价上方2025-07-08 23:54
科伦药业总经理刘思川: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推动医药工业创新驱动转型2025-07-08 23:33
新湖期货IPO:多家神秘客商“催肥”利润 零和博弈定律下道德风险狂飙2025-07-08 23:29
八戒金服APP侵害用户权益被通报2025-07-08 23:12
刘强东内部全员信:京东十年将投入数百亿为基层员工提供购房无息贷款2025-07-08 23:09
北京三区新任区委书记公布2025-07-08 23:08
开盘:美股周五高开 市场聚焦联储政策路径2025-07-08 22:56
机构出逃、章盟主与方新侠合买5.5个亿 高位大跌的浪潮信息还有机会吗?2025-07-08 22:45
易会满:把握五项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2025-07-08 22:43
李大霄:中国股市有望继续高歌猛进 大蓝筹是中流砥柱奠定牛市基础 千年铁树也会开花2025-07-08 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