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全球储能步入高速发展期
经济日报 孙昌岳
近几年,经济为应对气候变化、日报实现能源转型,全球期许多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步入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高速可再生能源发电普遍存在间歇性、发展波动性问题,经济需要依靠储能技术来进行调节,日报发展储能成为各国能源转型的全球期重要一环。
从全球来看,步入储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速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发展截至2021年底,经济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约209.4吉瓦(GW),日报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9%。全球期中国也实现了储能装机的高速增长。截至2021年,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吉瓦(GW),2021年新增装机10.5吉瓦(GW),接近此前4年的新增装机总量。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预计未来5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将增长56%,到2026年达到270吉瓦(GW)以上。
储能行业由商业化初期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与产能扩张,近年来风电、光伏的发电成本和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显著下降,在上网侧平价的基础上,当前全球储能行业正朝着“新能源+储能”平价的方向快速前进。另一方面,经过前期探索与实践,储能的定位与商业模式日益清晰。目前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机制已基本建立,新兴市场的电力系统改革亦持续加速,储能行业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
虽然储能发展已逐步进入快车道,但储能安全也不容忽视。今年初,发生在韩国SK能源公司电池储能大楼的火灾,再次给市场敲响了警钟。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至2021年9月份,全球储能安全事故已发生50余起,储能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
要克服当下的安全隐患,必须在安全防范上多下功夫。应明确储能安全主体责任。自上而下地开展储能电池系统级别的火灾防控及处置研究,形成可被市场接受的安全应用方案,出台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有效降低系统应用安全风险并确保环保可靠。同时,建立储能技术应用的标准体系。为保证项目高质量可靠应用,应在各应用领域建立储能技术标准体系,避免低价低质量竞争干扰市场正常秩序的情况出现,依照应用效果设计付费补偿机制。只有推动储能向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才能打造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实现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综合)
- 美国众议院监督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将获得特朗普财务记录
- 今年以来近10家中小银行公开“海选”高管 释放出什么信号?
- 台当局感谢美宣布第四次对台军售 被讽:交保护费了
- 广州6部门:鼓励围绕疫情防控需要开展金融科技创新
- 蜜雪冰城供应链公司鲜易达改名为送冰冰
- 5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发布:降幅较4月有所收窄,多个分行业指数回升
- 社区基层治理如何实现多方共鸣?透明化管理是趋势
- 多起场外配资案被惩处!涉及出借账户、系统分仓、虚拟盘诈骗等案件…相关负责人领刑罚,有人被判十年
- 湖北银行原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该行A股IPO材料刚获证监会受理
- 韩国经济副总理:所有部门应将稳定物价作为首要任务,全力以赴
- 股指期货小幅下挫 IC主力合约跌0.82%
- 澳大利亚5月新屋销售大幅下滑,受大选和加息影响
- 快讯:国债期货高开 十年期、五年期涨超0.2%
- 北京:金融暖政让企业“缓口气”“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