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基金:主要指数收复半年线,关注经济基本面变化
近期A股一路高歌猛进,长城除科创50外,基金经济基本各大指数都已经收复半年线。数收特别值得注意的复半是,汽车产业链和新能源产业链都先后收复年线,年线中信汽车指数已经回到去年12月份创下的关注历史高点附近。当此际投资者很关心,面变A股未来还能否继续反弹、长城反弹能不能演变成反转,基金经济基本本周我们对此再继续作些探讨。数收
截止6月27日,复半上证综指从4月27日的年线最低点的2863反弹18.5%左右,深圳成指反弹28%,关注wind全A反弹25.2%,面变沪深300反弹了19%,长城科创50反弹31.4%,创业板指和中证500分别反弹34.9%和25%。尽管A股近期连续反弹,但当前各大指数的TTM估值依然处在2010年1月以来的平均水平之下。除创业板估值较高,其他各大指数当前估值仍在历史低位区间。
从经济基本面看,5月下旬以来,随着疫情缓解,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统筹疫情管控和经济发展关系上更多强调稳经济、保增长,在财政、货币、基建和汽车消费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强调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上海和国内各地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产业链和物流逐步恢复,经济秩序和人民生活正在慢慢回归正常,经济最糟糕的时候很可能已经过去,事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变化,所谓的“经济底、信用底、市场底”很可能已经在4月份产生。与此同时,投资者信心基本恢复,市场情绪明显回升,波动明显降低。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A股的反弹是健康的,性质主要是市场在之前的几个小概率事件冲击共振造成短期连续大幅下跌后的自我纠偏行情,是超跌反弹和估值修复行情。这种估值修复是市场极端悲观的情绪已经在三四月份提前释放、金融市场流动性环境异常宽松和近期国内政治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各大指数走势稳健,正在向年线进发。我们重申之前的观点:A股反弹第一波大概率可能接近尾声,未来走势将更多取决于对经济的基本面的预期。从目前可以预见的因素看,虽然美国加息和货币收缩的压力尚未消除,但流动性外紧内松的格局很大可能不会变化,国内的流动性环境有望继续宽松,宽货币有望慢慢转化为宽信用,从而逐步推动消费复苏和经济向好。
我们判断,未来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大概率将逐步减小,需要继续关注以下几方面变化:
宏观上:
(1)6、7月份经济数据是否连续好转,特别是中长期贷款数据是不是连续扩张,消费的数据是否连续回升。
(2)7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的疫情管控和经济发展如何定调。
微观上:
进入7月份上市公司陆续公布半年报,考虑到上市公司半年报有业绩分化风险;且当前许多个股反弹的幅度较大,积累了一定获利回吐压力;加上年线当前点位正在3500点上下,这是一个从2020年7月到今年3月长达21个月构筑的大平台。因此投资者应当注意,随着各大指数继续反弹日益接近年线,要警惕市场可能出现的短期震荡。
结构上:
首先,前期反弹滞后的板块,包括家电、建材装饰、白酒和基建产业链等可能都有补涨的机会。
第二,周末新闻公布,中央领导要出席香港回归25周年及新一届香港政府就职典礼,加上港股过去几年连续暴跌,当前估值处在历史低位区间,近期港股(尤其是科技和互联网板块)以及A股相关板块可能有反弹机会。
同样,受新闻影响,机场、航空和交运等旅游相关板块也有反弹机会,可以逢低关注。
战略上:
虽然近期汽车产业链和新能源产业链反弹幅度较大,但由于相关产业长期景气刚刚开始加速,上市公司二季报可能超预期,可以继续逢低关注。军工产业链近期反弹滞后,但产业长期景气逻辑并未改变,进入下半年又面临新一轮估值切换,可以重点关注。
免责声明
本通讯所载信息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员个人判断,但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此通讯并非对相关证券或市场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达的意见可能会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讯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且不得对本通讯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投资需谨慎。
- ·美债收益率再探高位 互换合约显示9月升息75基点概率超过七成
- ·“木头姐”错失7亿美元:马斯克介入推特前,她减了九成仓位
- ·光伏股集体走低,企业担心疫情冲击供应链及出货
- ·“火腿第一股”的期货梦,碎了一地!
- ·美财政部:七国集团将很快敲定俄石油价格上限
- ·“全国统一大市场”引爆物流板块,新宁物流、飞力达20CM涨停,还涨吗?
- ·8800万人每天消费低于13元:贫穷,会把人摧残成什么样?
- ·惠普为何“资不抵债”?全因溺爱股东!巴菲特被感动大手笔增持,跟风者进场抬轿
- ·稳稳的债市居然“跌跤”,机构称时间能够熨平短期波动
- ·复工门店多起来,保供人员补起来,让市民放开吃放手买的“增援队伍”来了……
- ·大摩策略师:债市和标普500指数对经济前景过于乐观
- ·英特尔回应LGA1700主板会掰弯第12代Alder Lake CPU的问题
- ·邦达亚洲:大宗商品价格下滑 商品货币澳元承压
- ·游戏版号发放工作或于今晚重启
- ·上海战疫录:经济金融守“沪”战!上海对中国有多重要?
- ·英媒放风“芬兰瑞典最早今夏加入北约”,克宫发出警告!
- ·工信部翁啟文:探索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贷保证保险
- ·2万亿蒸发!股民:跌哭了
- ·一返京人员同层3人感染 传播链已有6人感染
- ·3月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获得明显增量,合资品牌中通用、大众下滑幅度最大
- ·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谢丹:将配合有关部门推动金融稳定法立法进程
- ·如何打通城与乡?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关键
- ·3月CPI同比涨幅升至1.5% 受疫情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影响
- ·证监会等三部门:鼓励大股东、董监高长期持股 大幅下跌时积极通过增持稳定股价
- ·刘肃毅:区域性股权市场“一身二任” 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渐成标配
- ·海外资管巨头看好互联网,富达国际大幅加仓腾讯、京东